迷失与建树--
如何建构这个时代的爱情观
宋思明红得出人意料,其实又在情理之中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社会学副教授张杰说,“宋思明迷思”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爱情重视当下、重视物质的表征。消费社会的欲望机器动摇着整个社会的道德规范,不仅迷乱了女性视野,也同样迷失了男性视线。
宋思明如何成为了宋思明,除了他上司--一个副市长的引带偏差,他个人的权力观偏差,周围的人也无不在用自己的偏差推波助澜。
当海藻选择走上“二奶”之路,整个过程中,一直是妹妹主心骨的姐姐海萍从未进行过真正有力的劝阻,相反却享用了妹妹提供的豪华“过渡房”;妈妈起初虽是激烈反对,临走之前却也移步前往探望海藻,表达了她的默认。宋思明太太,在痛苦之中选择了默认现实,接受二女同伺一夫的现状--周遭的这一切,都显得隐忍和低头,宋思明的荒唐反倒显得理直气壮,有情有义有理。
还有更极端的,一位自称美女的“叶海棠”在网上说,美色=权力,都是要寻租的,当官的要以权寻租,美女也要以色寻租。对比一下宋思明交的租金,小贝的租金就是九牛一毛。因此,他没资格拥有我们。
也许,每个男人心里都有一个宋思明,每个女人心里都有一个郭海藻。关键是,如何守护住潘多拉匣子。六六说,婚姻永远离不了一个词--信仰,无论中间出现什么波折,两个人要以坚守它为目的。如果你把它一直带到生命终点,那你就有了这个信仰。
但是,专家们认为,六六所说的信仰和坚守在剧中并未得到充分的反映。
12月9日,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制片委员会2009年度大会上,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点名直批《蜗居》“有很大的负面社会影响,靠性,靠荤段子,靠官场腐败,靠炒作来吸引眼球”,社会影响低俗、负面。
李京盛的批判并非全无道理,但是却因其以偏概全和官话风格激起网民的反击狂澜。也许,一些专家的立场和说法更为准确客观。
上海交通大学电影电视系副教授邵奇说,《蜗居》触碰到了很多人的痛处,但作品止于呈现,让观众有了发泄的出口,却又造成观众的迷失,观众无法从作品中获得以何种态度面对残酷生活的启示,是时候考虑当下家庭剧创作方向的问题了。
中国传媒大学讲师赵晖说,如果一部电视剧作品,留给人们的都是猜忌、遗恨、伤痛甚至是心理失衡,我想这部电视剧从价值功能上看是不完满的。《蜗居》就是一部带有价值缺憾的电视剧。它将现实生活中血淋淋的一面摆在观众的面前,使得很多观众在全盘接受之后进入了思想困境。
所幸,宋思明并非是所有人的偶像,即便在道德水准被人们普遍看低的80后、90后那里。
百度《蜗居》吧中,vivianhappy1写下了“我不爱宋思明,鄙视郭海藻”的宣言,赢得2117楼的跟帖。这个比郭海藻还要小的24岁女孩用她的清新告诉人们:不为六万元谄笑,不为五斗米折腰;不自爱且富而贵,于我如泼粪;良心在夜气清明之候,真情在箪食豆羹之间;女人要有一份独立的爱情。
|
邮箱:webmaster@vdolady.com 欢迎批评指正 郑重声明: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、复制或建立镜像,如有违反,追究法律责任。
Copyright ©
2009-2010 Vdolady, All Rights Reserved. 津ICP备09005267号